AI产品:从建筑行业实例解析AI Agent

AI Agent无疑是今年最热的词汇之一,但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我发现这个概念已经过度泛化——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定义和使用它。

在最近沟通过的多个SaaS产品分析中,我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如果不能明确AI在产品中的真实定位和作用机制,团队很容易陷入概念之争,而忽略了产品本质的变化。

基于这些实践经验,我想分享一些关于AI Agent在产品中真实作用的思考,以我自己比较熟悉的建筑行业的SaaS产品,通过几个简单的场景,希望对AI作为产品有机组成部分的理解。



在做行业SaaS产品时有几个重要的工作,如需要了解现有的业务工作流程,并整理出所有相关的角色,然后通过功能设计将这些角色串联为完整的流程。而在落地时,菜单、表格、表单往往贯穿了整个产品。

以表单为例,创建新的业务实体需要表单,不同角色对业务实体进行审核需要表单,针对同一个业务实体的不同表单其实是对当前业务数据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用户是SOP的执行者。SOP是公司乃至行业的智慧的管理经验的结晶。但是,SOP一旦固化到系统里,人就被系统捆绑,SOP变化可能导致系统要做不断的不同程度的修改。于是业务与技术变成互相挚肘的两极,系统变得越来越不好用几乎是必然的。

在我曾经所在的建筑行业中,公司多年积累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看似稳定。但实际上这些流程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结果是系统上线时很多流程已经过时,用户使用后首先收获的就是抱怨。

而在AI介入时,它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AI作为助理(Assistant)

比如,合同创建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功能,可能涉及SaaS系统的第一个表单,用户需要填写甲方、乙方、工程信息、合同金额、付款方式等信息,然后会上传合同附件,先不考虑审核环节,现在要加入,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在合同文件上传时让AI进行审核。

但是,整个操作流程能否完全反过来呢?用户只需要上传一份文件,系统自动判断合同类型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系统从合同文本中分析出甲方、乙方、金额等主要信息。此时,用户面对的是一个已经预填好信息的表单,只需检查、修改、确认,这将极大提升使用体验,并避免一些录入的错误。


AI作为导航员(Navigator)

SaaS系统一般都会具有大量的功能点,为了操作方便起见,产品经理会将功能进行分类,然后以菜单的形式表现出来,一般有两级或三级,用户一步步进行选择。有时,还会提供常用功能或以及用户角色为基础的主要功能,目的是让用户使用方便。我自己曾经想过很多方法,看看是否能打破这种习惯,发现太难了。

而我们知道,现在AI的意图识别能力非常强。如果能让用户通过自然语音(文字或语音)按自己的习惯表达想要做的事情,AI可以自动进行意图识别。AI识别后可以直接跳转到相应的功能,或引导用户一步步完成操作,这将使很多操作流程更加顺滑。比如,在项目现场施工日志是非常重要的项目资料,但是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是在出事时或验收时才急急忙忙地补充资料,基本上是乱编。在使用AI后,项目经理、施工员等可以每天通过语音录制工作情况。I会对语音内容进行总结,并整理成规定的格式。这让施工日志记录变得异常简单。这将大幅提升施工日志的完备率,为项目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还有,由于功能的切割,往往要完成一件事情需要操作好几项功能。原来只能靠帮助文档让用户自己记忆这些操作步骤。而使用AI后,可以将一件具体事情对应的各个事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临时任务列表。然后AI引导用户一步步完成整个流程。与我们在Cursor中一样,Cursor在完成一项任务前需要先对任务分解,然后按分解的任务计划进行工作,与Cursor场景不同的是,这里AI需要协调的是人的工作,需要与人的交互结合起来。


AI作为同事(Teammate)

在项目上,项目经理需要参加各种会议,与总包、与监理、与团队、与劳务等等等等,项目经理可能要准备很多的本子,把会议的重点做好安排、把会议的结果记录下来、还要跟进安排后的进展情况。可能有时项目经理会带一个助理去开会,由助理进行记录,但是基于项目粗放的管理风格,其实大多数情况只是带个耳朵,最后的情况全凭记忆,有心的项目经理对于重要的事情,可以尽快整理个纪要让相关方确认。

在有AI的参与,项目上不论谁开会都可以带个助理(AI工具),在开会完成后,及时整理纪要、安排、重要事项等等,并自动进入项目管理数据中,在这里,AI与人就是真正的协作伙伴。



在以上的这些场景中,SOP还是非常重要(它代表着行业的Know How),但是它不再是写在文档里、刻在代码里的僵硬规则。它在喂给AI后,内化为AI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AI可以通过观察”人”如何处理新的”事”,来动态地学习和优化SOP。SOP从一个静态的名词,变成了一个动态的动词

对于用户来讲,在使用的过程中几乎感觉不到SOP的存在,他们只是在处理与自己相关的业务。

对于AI产品经理来讲,则需要在深刻理解AI能力的基础上,还需要深刻理解人在这个过程中的定位和价值,并基于此来设计产品。

在AI介入后,人的价值应当体现在这几点上:

1. 事前授权(Authorization)

需要为AI设定目标,明确边界和规则。如在AI执行流程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明确定义需要人的参与。

2. 事中抽查 (Inspection)

在关键环节,检查AI的工作进展和初步结果,确保它没有偏离轨道。

3. 事后确认 (Confirmation & Exception Handling)

对AI提交的最终成果进行审核和确认。更重要的是,处理AI无法处理的“例外情况”(exceptions),或者修正AI的错误。这部分工作,往往是价值密度最高的。




前段时间,在写谈谈我对AI产品以及AI产品经理的理解这篇文章时,对于AI在产品中的参与还只是一种直觉和感受。

这段时间与行业领域的朋友深入沟通后,我的认知有了更加深刻的提升。我现在确信,AI作为有机部分参与整个SOP流程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然趋势。在未来的产品设计中,AI将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核心生产力要素,它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附录:
以下三篇是OpenAI、Anthropic以及Google关于AI Agent的指南,供参考:

在AI Agent的实践中,提示词是越来越重要,关于提示词可以参考:

腾讯的这篇万字长文,在技术架构上对AI Agent做了很好的整理,推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